探尋革命搖籃 重溫百年黨史
發(fā)布日期:2021-07-22 瀏覽次數:317
合肥院運營管理及中亞鋼構黨支部赴井岡山黨史教育研修活動
巍巍井岡山,悠悠革命情。7月16日下午,合肥院運營管理黨支部、中亞鋼構黨支部32名黨員同志搭上了列車,奔向了中國革命搖籃——井岡山,開啟了為期三天的黨史教育研修活動,實地接受紅色教育,加強黨性鍛煉,傳承革命精神。
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,崇高事業(yè)需要榜樣引領。在本次井岡山黨史教育研修開班儀式上,合肥院黨委委員、副院長王佳傳指出,要通過走進井岡山、學習井岡山、感悟井岡山,真正把井岡山精神融入到我們的血脈里,從中不斷汲取信念的力量、真理的力量、奮斗的力量,并提出三點要求:一是要聽從指揮,注意安全,大家要相互照應,互相幫助;二是要集中精力,認真學習,真正把所安排的內容學深悟透,做到學有所獲;三是要勤于思考,融會貫通,自覺主動地把學習理論、思考問題、研究工作結合起來,把黨性教育、作風轉變、形象提升結合起來。
隨著唱國歌、授軍旗、頒軍帽、唱國際歌等環(huán)節(jié)逐一完成,大家接著認真聽取了井岡山干部學院陳勝華教授的講座——《井岡山斗爭和井岡山精神》,課程詳細講述了曲折而光輝的兩年零四個月的井岡山斗爭史,闡述了井岡山精神的內涵,那就是“堅定信念、艱苦奮斗、實事求是、敢闖新路、依靠群眾、勇于勝利”,論述了弘揚井岡山精神的時代意義及現(xiàn)實意義。井岡山是一團火,點燃了中國革命勝利的星星之火;井岡山是一面旗,樹立了全國人民必勝的信心;井岡山是一條路,找到了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之路;井岡山是一本書,傳承歷史,啟迪未來,開啟夢想!
17日下午,井岡山的大雨并沒有阻擋32位黨員前往大井毛主席舊居的步伐,殘墻上斑駁的彈痕訴說著艱苦危險的革命往事,屋前的讀書石及屋后的神奇樹,又似乎展示著我們黨追求真理的品格和感天動地的經歷。小井紅軍醫(yī)院條件的簡陋及物質的貧乏超出了大家的想象;小井紅軍烈士墓背后的事跡讓在場的每一位黨員無不動容,帶隊老師講解到動情之處時,同志們紛紛流下了感動的淚水。
“過了黃洋界,險處不須看?!泵飨凇端{歌頭—重上井岡山》中描述了黃洋界哨口的險峻地勢和萬千氣象。登上黃洋界哨口處,山勢巍峨,云霧繚繞,一副“高山幽林霧雨圖”的美景映入眼簾,如果不去了解歷史,誰又能想到,紅軍在此處以不足一個營的兵力打退敵人四個團的進攻,誰又能想到,唯一的迫擊炮在前兩發(fā)失利的情況下,第三發(fā)炮彈仿佛受到無數先烈英靈的在天保佑得以精準命中敵人指揮部。沿著崎嶇的山路,同志們來到了黃洋界山腳下的五里排,重走這條小道——朱毛紅軍挑糧小道,感受曾經輝煌的戰(zhàn)斗故事。
18日上午,大家前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,一種肅穆的情愫在每個人心中縈繞,到達陵園后,首先向革命烈士敬獻了花圈,隨后懷著敬仰的心情參觀了陵園展廳,最后大家整齊列隊,面向烈士陵園,在王佳傳的帶領下,舉起右手,莊嚴重溫入黨誓詞。
參觀茨坪毛主席舊居,大家了解到,當年毛主席就是在這里寫出了《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》、《井岡山的斗爭》等著作。
本次井岡山黨史教育研修活動的最后一站,來到了井岡山博物館,跟隨著導游的精彩講解,系統(tǒng)全面的了解了井岡山斗爭的全過程,并緬懷了井岡山的革命先烈,井岡山精神烙印在現(xiàn)場每一位共產黨員的心間。
結業(yè)儀式上,每位學員都獲得了紅色的結業(yè)證書,為這次黨史教育研修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。行程雖短,但收獲滿滿,即讓大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靜下心來沉淀自己,陶冶情操,又使各位黨員在這里耳聞目染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崢嶸歲月,銘記歷史,不忘初心,傳承紅色基因,更好的扛起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。
撰稿:李永彪 編輯:王浩 攝影:沈荷菁